孩子眼淚汪汪、眼屎多?你需要了解這個
2019-11-19
家中有寶寶的人都希望孩子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但有些寶寶出生后沒幾天就經常流淚,眼睛上還常常糊黃色的分泌物,甚都睜不開了。
很多新手爸媽由于經驗不足,會以為寶寶上火了,為其嘗試各種降火方法,結果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寶寶流淚越來越多,眼屎越來越多,眼部還可能出現紅腫、感染等現象。這可急壞了家長,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處理才是科學的?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寶寶鼻淚管阻塞引起的。
什么是鼻淚管阻塞?
眾所周知,眼淚可以清潔眼球、滋潤眼睛,避免角膜干燥受損,之后再通過眼角內側的鼻淚管進入鼻腔排出,如此就不會導致淚水淤積。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鼻淚管出口處都有膜狀物封閉,在新生兒產生淚水的同時膜狀物自動開裂,淚道開始通暢。但大約有2-6%的新生兒在出生后4周左右這層膜狀物仍未破裂,或者鼻淚管部狹窄或鼻中隔畸形,均可造成淚道阻塞。
鼻淚管阻塞是眼科常見、多發疾病,一旦鼻淚管阻塞,淚水排出不暢而潴留在淚囊內,可出現流淚不止、眼睛不舒服等癥狀,嚴重者將上下眼瞼、睫毛粘連在一起,引發黃色眼屎、眼睛腫痛,甚造成淚道感染、結膜炎等。
出現鼻淚管阻塞如何治?
如果確診寶寶出現鼻淚管阻塞,家長無需過于焦慮。大部分的鼻淚管阻塞會在6個月之內自行緩解。
因此,鼻淚管阻塞的治療方式,與寶寶年齡相關。6月以內的嬰兒,可采取按摩等方式保守治療,注意觀察和日常護理。
按摩法:通過在淚囊處、鼻淚管區進行局部壓迫按摩,使得淚道通暢。
每次用手指指腹由淚囊順著鼻梁往下按壓數次,每天數回,力度適中,可以使眼淚從淚囊中流入鼻淚管,沖開鼻淚管末端的膜狀物流入鼻腔。
如果在按摩后出現淚液或分泌物,需用消毒棉簽拭去;如果溢出黃色膿狀物,需用點抗生素眼藥水配合按摩。
溫馨提醒:按摩前,家長要洗凈雙手,在醫生的指導下練習熟練之后再給寶寶做。正確的按摩可使大部分鼻淚管阻塞患兒自行治愈。
6月以上的幼兒,癥狀自行改善的機會較小。
對于采用按摩法未緩解癥狀的患兒,應采用積的治療方法。先到醫院找專業眼科醫生確認寶寶鼻淚管梗阻的具體部位和程度,再根據寶寶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比如,可選擇在醫院進行淚道加壓沖洗沖破膜狀物,如沖洗無效,采用微創手術淚道探通術,即用一只光滑的細金屬絲探針輕柔將阻塞部位全部探通,寶寶的淚道就通暢了。
不過此方法針對早期治療較為有效,針對1歲后的寶寶療效會下降。而且,此手術一定要臨床經驗豐富的專業眼科醫生操作,避免出現并發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