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準媽媽如何判斷臨產征兆?
2021-02-10
隨著春節的臨近,晚期孕媽媽們也開始擔憂:該如何判斷臨產征兆?胎兒異常胎動該怎么辦?美中宜和專家告訴您,在家如何數胎動?

1.胎動計數異常標準:若胎動≤3次/小時,12小時胎動≤10~20次則為異常
孕婦可將每周的胎動次數算出平均數,如果每天胎動次數大于平均數的50%,或少于平均數的30%,也為異常胎動。
另外,如果胎動頻繁或無間歇地躁動,也可能是胎兒宮內缺氧的表現。
2.如果12小時胎動少于20次,則為異常;少于10次,則表明胎兒有危險,在子宮內有缺氧現象
如果在一段時間內胎動超過正常次數,胎動頻繁,或無間歇地躁動,也是宮內缺氧的表現。胎動次數明顯減少直停止,是胎兒在宮內重度窒息的信號。
異常胎動是因病理情況和功能障礙,如臍帶繞頸較緊、胎盤功能障礙,或孕婦不正常用藥及外界的不良刺激等,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缺氧。
怎樣數胎動?
1.要做到早中晚各一次,每次要堅持一小時,然后將這三次的胎動的次數相加,然后乘以4,就可以推算出全天12小時的粗略數值,如果這個數字是少于20,就有可能有異常。
2.每天還要堅持做記錄,觀察胎動次數的變化,如果胎動的次數明顯減少或者是停止了,就有可能是寶寶缺氧了,再或者是一天之內的胎動次數少于了4次,那就很危險了,要立即就醫。
3.如果家里有條件的,可以用市面上的檢測儀器進行檢測,儀器不僅僅能檢測到胎兒的心跳頻率以及形狀,還能檢測到媽媽子宮的收縮次數或者強度等,能更好的了解寶寶的真實狀態。
4.還有需要注意的是,胎兒也是有醒睡周期的,胎兒睡著了的時候,是基本上沒有胎動的,這個睡覺的時間一般是20分鐘左右,一旦胎兒醒來,在醒后的每半小時內會有大約4次的胎動。
臨產征兆
1.下腹墜脹
準媽媽由于胎寶寶先露出的部位下降,壓迫盆腔膀胱、直腸等組織,常感下腹墜脹,小便頻繁、腰酸等。
2.腹部輕松感
準媽媽在臨產1—2周,由于胎寶寶先露出的部位下降進入骨盆,子宮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較以前相比更加舒適,呼吸較輕快,食量增多。
3.假陣縮
準媽媽在分娩前1—2周,常有不規律的子宮收縮,與臨產后的子宮收縮相比有所不同:
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且不規律,宮縮強度不增加,宮縮只是引起輕微脹痛且局限于下腹部,宮頸口不隨其擴張,少量的鎮定劑便能抑制這種“假陣縮”。
4.羊水流出
在分娩前幾個小時會有羊水從陰道內流出,這是臨產前的一個重要征兆,孕媽媽一旦發現此現象應立即前往醫院。
5.見紅
在分娩前24—48小時,孕媽陰道會流出一些混有血的粘液,即見紅。
這是由于子宮下段與子宮頸發生擴張,附近胎膜與子宮壁發生分離,毛細血管發生破裂出血,與子宮頸里的粘液混合而形成帶血的粘性分泌物,這是臨產前的一個比較可靠的信號。
若陰道出血量較多,超過月經量,則應注意這可能不是分娩前兆,而可能是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
6.破水
臨產后,宮縮頻次加強,羊水囊破裂,陰道會有清亮的淡黃色水流出,帶有腥味,不能控制。
當羊水流出時臍帶可能隨之脫出,臍帶繞頸會導致寶寶死亡,因此若在臨產前胎膜先破,羊水外流,則應立即平臥并送醫院待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