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頭等大事兒,就是為濕疹寶寶解除煩惱
近日門診,總是遇到家長為寶寶濕疹而煩擾不堪,媽媽們疑惑“為什么我家寶寶會長濕疹?”“我需要忌口嗎?怎么喂養?”“濕疹該怎么預防?怎么護理?” ...... 對濕疹做些系統的了解有助于媽媽更好地應對寶寶濕疹。
什么是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是困擾著寶寶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于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于確切的病因有時很難找到,并且很容易反反復復。通常1-3個月的嬰兒表現較明顯,6個月后逐漸減輕,1歲后逐漸自愈,但仍有少部分孩子會延續到三歲以上。根據不同的年齡、生活的環境季節不同,濕疹的表現也是多樣性的。常見的濕疹類型有:
類型 |
月齡 |
癥狀 |
脂溢型 |
1~3個月嬰兒 |
患兒前額、頰部和眉間皮膚潮紅,被覆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可有較厚的黃色液痂。嚴重時,頦下、后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擦爛、潮紅及滲出。 |
滲出型 |
3~6個月嬰兒 |
患兒雙側面頰可見對稱性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間有小水皰和紅斑,底部水腫,片狀糜爛,有黃色漿液滲出。 |
干燥型 |
6個月~1歲嬰兒 |
皮損表現為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鱗屑及結痂,常見于面部、軀干和四肢側伸面。 |
引發嬰兒濕疹的原因有哪些?
家族遺傳過敏性體質,比如父母雙方均過敏的(有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食物藥物過敏等的),嬰兒發生過敏的概率為40%-60%。此外,嬰兒的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及腸道屏障不完善也是導致濕疹發生的可能內因。
環境因素,包括寶寶的飲食、衣物、接觸化學物品、毛制品、清潔劑、植物、病毒細菌感染等等均可能引起濕疹,食物過敏的發生率高。而環境溫度過高、皮膚干燥等都可使寶寶濕疹反復或加重。
濕疹寶寶還可能出現什么癥狀?
濕疹是過敏寶寶常見的一種皮膚表現,而通常一種過敏反應會牽連著多個身體系統,而腸胃的癥狀是早出現的,如吐奶、腹瀉、便秘、“腸痙攣”、嬰兒哭鬧等。不過很多正常寶寶也會出現這些癥狀。
隨著年齡增大,濕疹有一部分會自然緩解,癥狀消失,以前過敏的食物也可以正常進食。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將來可能會發生呼吸道癥狀,如哮喘、過敏性鼻炎,也可能從食物過敏階段,發展為螨蟲過敏,進而花粉過敏。
此外,寶寶濕疹后瘙癢明顯,搔抓后可引起糜爛、滲出、結痂,嚴重的可累及到全身,如果引起感染后會出現膿庖。
寶寶長濕疹該怎么辦?
喂養及飲食
過敏無法治愈。對許多對食物過敏的寶寶來說,簡單且便宜的治療方式就是避免食用這些食物。但正確找到寶寶有所反應的食物是個困難的過程。
過敏寶寶選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可以減輕嬰兒濕疹的程度。尤其有過敏家族史的孩子,出生后某一種食物攝入得越早數量越多,此食物成為過敏原的可能性就愈大,而嬰兒也會傾向于較容易對他們早攝取到的食物過敏。
濕疹期間母乳媽媽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酒等。純母乳喂養的寶寶發生嚴重濕疹,可能需要記錄媽媽的食物,并密切觀察寶寶的癥狀與媽媽進食關系,做一個可疑食物的排查。排查可能過敏食物時,魚蝦并非位,敏感的寶寶也許會因為母親飲食中的牛乳而有所反應。即使母親本身并不會對牛乳過敏,但小量的牛奶蛋白可能會出現在母親的乳汁中而造成寶寶的反應。
人工喂養的寶寶患濕疹,需要及時根據醫生建議選擇適當配方的奶粉,如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等。
純母乳喂養六個月添加輔食,可根據情況適當延遲引入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小麥、雞蛋白、魚蝦類。添加輔食時要一種一種添加,5-7天添加第二種食物,并觀察皮膚表現。
環境及衣物方面
內衣應穿松軟寬大的棉織品或細軟布料,尤其是衣服的領子部位。
床上被褥也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干爽。不要用絲、毛及化纖等制品,不用羽毛枕、被。
孩子發生持續過敏癥狀,可能需改變孩子的環境,比如將孩子房間墻壁掛的與地板鋪的家飾拆除光。沒有窗簾、床罩、地毯、小地墊、填充玩偶,或是有毛皮或羽毛的寵物。
環境溫度不宜過高,否則會加重濕疹寶寶的癢感,室內注意通風,如果有使用噴霧器(增加濕度的電器),務必保持徹底整潔。
皮膚護理
對于濕疹皮膚的護理,保濕是關鍵的,清潔皮膚后及時涂抹適合嬰兒的保濕霜。尤其干燥的冬天,一些寶寶皮膚脫皮干裂嚴重,需要滋潤度高的嬰兒面霜。
既要保濕也要干燥:很多寶寶皮膚問題都是因為口水、出汗一直淹著導致的,因此保持皮膚透氣很關鍵,洗澡后及時拭干皮膚皺褶處,不要用爽膚粉,以免阻塞皮膚呼吸。
保持皮膚清潔,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堿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頭皮有脂溢性黃痂時,可用純植物油如橄欖油輕揉按摩后清洗。注意給寶寶剪指甲,避免抓撓皮膚。
藥物治療
治療上除了上面所述加強護理、避免接觸過敏原等措施,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針對性治療以外用藥為主,包括一些外涂軟膏或溶液制劑,患有嚴重的濕疹或繼發感染的孩子,可能還需要其它藥物。濕疹嚴重有滲出的部位,不要涂護膚品,更不能用酒精擦拭,可以0.9%生理鹽水浸過的紗布冷濕敷。當濕疹結痂時,不要用力去硬性剝離。總之,無論是外涂用藥,還是口服用藥,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安全使用。
在濕疹的治療中,媽媽們往往會談“激素”色變,某些寶寶在醫生指導下安全合理使用含激素軟膏,是有一定必要性的,短期皮膚表面使用并不會導致嚴重后果。但需要避免長期使用,也需要避免因“害怕”而斷斷續續不按規定使用。
葉雯
個人經歷:從事兒科臨床及兒童保健專業20年。現為浙江省預防醫學會托幼保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康復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兒童發育行為專業委員會委員;曾擔任三甲醫院兒童保健科/母嬰健康中心主任、市級醫學重點學科帶頭人。
杭州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主任醫師。專業擅長:兒童保健,包括兒童生長發育、營養、運動、語言、行為等診療。尤其對嬰幼兒體格及神經心理發育,早產兒及高危兒定期評估和早期干預、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有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