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兒科|面對流感、輪狀病毒流行,我們該怎么辦?
本期摘要
近期流感病毒高發,還混合輪狀病毒感染,尤其是嬰幼兒發燒、嘔吐、腹瀉癥狀明顯,不少成人也紛紛中槍。病毒流行在人口聚集的單位集體、學校高發,醫院兒科連連爆滿。面對病毒肆虐,我們該怎么辦?
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性腹瀉發病高峰期為10-12月份;感染對象主要是兒童,也叫秋季腹瀉,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腹瀉次數一般一天3-10次以內,重者一天內可達幾十次,大便性狀常見有稀便、水樣便、洗肉水樣便、粘液便等,部分病例可伴有發熱、惡心、嘔吐、脫水等不同癥狀或體征。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秋冬季節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疾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呼吸道外的各種病癥。老人、兒童以及體弱多病者,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目前沒得病
家長應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個月給孩子接種流感疫苗,這樣能更有效地發揮疫苗保護作用,一般每年推薦接種時間為每年911月份。提前接種流感疫苗不但能大大降低兒童流感發生率,且能避免每年秋冬的兒童就診高峰。
雖然在流行期接種的效果不比提前接種理想。但依然建議目前尚未患過流感的兒童,如果沒有接種疫苗,可以去社區接種流感疫苗。若孩子已經有不適癥狀則不建議接種。
流感還處在流行季節,盡量少帶孩子到人多的公眾場所。如果家人出現癥狀,要和其他人隔離,避免再接觸年幼者。平時每天開窗通風,飯前便后勤洗手,家里用具清洗消毒。天氣好的時候多到戶外活動,增強體質很重要。
得病了,怎么辦
流感者在疾病期間應主動戴口罩,這樣有助于減少流感病毒傳染給與其近距離接觸的人,以免傳染他人。一旦有發熱等流感癥狀出現,及時到醫院就診,因為早期及時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可減輕癥狀,還可減少病毒傳播,降低人群患病率。
如果懷疑是輪狀病毒感染,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治療。除了補液,使用腸道黏膜保護劑(如蒙脫石散)、微生態制劑(如雙歧桿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以外,還可以補鋅,促進腸道修復,縮短病程。平時要養成飯前便后勤洗手的習慣。
今日互動話題
當小孩子遭遇流感,爸爸媽媽應該怎么做?
歡迎在杭州美中要和微信公眾號留言評論,分享您的經驗
我們會隨機抽出一位幸運家長,送出美中2018定制臺歷一份
(到院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