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和專家說|劃重點,說說寶寶咳嗽那些事兒
都說秋冬咳嗽季,還真是難躲過,寶媽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總是不知所措。本期,杭州美中宜和婦兒醫院李靜遠主任給大家講講,咳嗽到底是怎么回事?咳嗽久了會不會變成肺炎?咳嗽應該如何正確處理?讓您輕松護理咳嗽的寶寶。
(圖片來源于網絡)
Q:有焦急的媽媽問:寶寶咳嗽得厲害,咳嗽藥要怎么選?
A:常言說,十個寶寶九個咳。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咳嗽:咳嗽是對任何刺激人體上呼吸道的物質的一種條件反射,是一種天然的保護人類呼吸道的式。 咳嗽越劇,對痰液、氣道異物的清除作用就越強。
關于止咳藥:中樞性止咳藥作用于掌管咳嗽的神經中樞上,它會抑制咳嗽反射。比較常見的非處方止咳藥主要是右美沙芬。而另外一種常見的止咳藥可待因,是處方藥,它具有一定成癮性,因此屬于管制藥品,要有醫生的處方才能買到。祛痰止咳藥會配合祛痰的成分,例如氨溴索、愈創木酚甘油醚等等,含有這些成分的止咳藥,可幫助呼吸道黏液稀釋,易于排出。
(圖片來源于網絡)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不支持給2歲以下的孩子使用中樞性止咳藥,有的專業機構甚建議把這個不推薦使用的年齡提高到4歲或6歲。因為,中樞性止咳藥用于小寶寶的效果和安全性都缺乏可靠的研究證據支持,而感冒大部分是會自愈的,可以不用藥,因此,為了安全,不推薦用這樣的止咳藥。
Q:吃止咳藥怕副作用,不管吧,看著又心疼。怎樣正確應對寶寶咳嗽呢?寶寶常見的咳嗽的原因有哪些?各自又該怎么處理呢?
A:咳嗽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
1.一般來說,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人體以后,導致肺炎從而引起咳嗽。其咳嗽較劇,早期為干咳,期反而咳嗽減輕,恢復期有痰或者痰量增多,部分孩子出現發紺,有時伴有氣促,發燒時間較長。這類咳嗽,主要是治療肺炎,如果痰多,可以加用祛痰類止咳藥,慎用中樞性止咳藥。
2.感冒:約30%的孩子感冒時會咳嗽,鎮咳對于感冒來說,一般是不必要的。有些病人的咳嗽,是由后鼻滴漏引起的上呼吸道癥狀,這些病人在鼻部癥狀重時咳嗽癥狀明顯。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部分小孩,咳嗽是病毒誘發的呼吸道高反應性疾病的結果,這些病人在疾病的急性期后,咳嗽會持續數天乃數周,其對支氣管擴張劑可能有效。而對溴化右美沙芬、可待因對感冒所致的咳嗽無效。祛痰藥如愈創木酚也不是有效的鎮咳藥。 與安慰劑相比,維生素C、愈創木酚、吸入加熱或者加濕的空氣,對感冒而引起的咳嗽,沒有明顯差別(也就是說,無效)。
Q: 咳嗽分為有痰 / 無痰,各自代表了什么呢?護理上又有什么區別?
A:有痰與無痰,并不能區分病情輕重,也不代表是否感染,主要還要看是否有發熱、氣促、氣喘,精神狀態、胃口、臉色是否好,經過綜合檢查與綜合評估,明確診斷,之后才能定如何處理與護理。如有劇咳,痰多,還是建議到醫院就診與檢查。
Q:咳嗽咳久了,就會變成支氣管炎、肺炎,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A:肺炎大部分會引起咳嗽,但咳嗽大部分不會引起肺炎。咳嗽是肺炎的一個表現,一個結果,而不是肺炎的原因,也就是說,咳嗽,如果不是肺炎所致,不管持續時間長短,都不會引起肺炎。
Q: 咳嗽時的飲食,要注意什么?不少家長說咳嗽時不能吃“發物”,什么是發物?有科學依據嗎?正確的飲食是怎樣?
A:作為西醫來說,不存在什么“發物”可以加重咳嗽,也就是說,咳嗽時,甚肺炎時,幾乎不必嚴格忌口,普通食物,如米、面、奶、肉、魚、蛋、蔬菜、水果均可以適量食用。
Q:有沒有一些好的物理手段,緩解寶寶咳嗽的癥狀?
A:作為西醫,對中醫所說的推拿、艾灸、按摩等手段不做評論,建議孩子有疾病,到醫院找有執業資格的醫生與護士處理。
補充:一般地,如果孩子偶咳,不劇,不影響睡眠,無喘,咳嗽少于4周,那么,可以先到醫院檢查一下,但很少需要用藥,也幾乎不會影響孩子的肺部與身體健康。感冒后,30%的孩子會有咳嗽1周到3周,如果體溫已經恢復正常,無發熱,胃口與精神狀態好,那么,偶咳而不影響睡眠,是不需要治療的。如果咳嗽伴有喘,精神差,煩燥不安,不能平臥,早點到門診檢查與治療。
李靜遠
副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2006年獲浙江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從事臨床工作二十四年,加入美中宜和之前,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從事臨床一線工作。李醫生擁有兒科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新生兒疾病、兒科急診與重癥監護等方面的豐富臨床診治經驗,對兒童血液病有較深入的研究,尤其擅長各類兒童貧血的診斷與治療,能嫻熟進行骨髓穿刺、腰椎穿刺、胸腔穿刺與腹腔穿刺等臨床常用操作。
參考文獻
BEHRMAN (沈曉明譯).尼爾森兒科學.17版:1757-1759.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07.
本文由李靜遠原創。
本文來源于:杭州兒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