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和科普|濕疹,讓你知道到底怎么處理!
目前全球范圍內有10%-20%的兒童患有濕疹,發病比例相當高。主要表現為皮膚的瘙癢、干燥,嚴重者有滲出、皮膚增厚。濕疹,歸根到底是皮膚炎癥。
濕疹的特點
1.濕疹多生在生后40天以后,少數在滿月內出現。
2.皮損好發生在頭皮、面部、耳廓,表現為皮膚皸裂、增厚、滲液和結痂,尿布區一般不受累(因為這個區域摩擦少,濕度大,皮膚水分散失少,因而皮膚屏障功能好)。
3.隨著孩子爬行時摩擦四肢的伸側,在四肢伸側可出現濕疹。18月齡時,隨著孩子能走路了,四肢的關節屈屈的地方彎曲摩擦多,所以在四肢屈側出現濕疹。
4.這些皮損處大的特點就是癢。而癢除了讓孩子抓撓之外,還有可能導致睡眠不安,脾氣暴躁。
上圖是9個月大小寶寶的面部濕疹,表現為干燥、粗糙、滲液,孩子癢。這個孩子的濕疹是面部,總是蹭媽媽的襯衣導致。
濕疹嚴重程度劃分
英國國家衛生與保健研究院提出了一個較為實用的分級方法,簡化如下圖:
還是圖更清晰,請看:
(上圖從左到右分別是輕中重的表現,輕度僅表現皮膚干燥;中度表現為面部有皮膚發紅滲液了;重度表現上,除了面部,孩子的手上都有皮膚增厚了。)
濕疹和食物過敏的關系
很多媽媽糾結濕疹是否和食物有關。可以這么說,濕疹和食物過敏肯定有關系,但關系還沒理清,目前共識是:
1.嚴重的濕疹和食物過敏有關系,輕度的濕疹可能無關,所以,不是所有濕疹都是食物過敏導致的;
2.食物過敏是濕疹的一個重要觸發因素,而不是導致濕疹的因素。
3.食物過敏越嚴重的寶寶,濕疹發生越早、越嚴重。
4.食物過敏能加重濕疹。
濕疹的防治有哪些
1.所有孩子都要適度洗澡、足量使用保濕劑、必要時濕敷改善皮膚屏障功能。
2.所有孩子都要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衣著,減輕刺激—避免接觸過敏原。
3.中度以上的濕疹,使用糖皮質激素外用乳膏治療皮膚炎癥,有感染時,使用抗生素軟膏治療感染。
4.頻繁抓撓的寶寶,使用抗組胺藥緩解患兒過敏瘙癢癥狀。
5.嚴重的濕疹、反復發作的濕疹,選擇性的忌口。
如何給寶寶洗澡
濕疹不是濕導致的,是皮膚失水、干燥后外界刺激物質進入皮膚導致的。洗澡可以沖掉皮膚表面的細菌、病毒、過敏原等刺激物,并且給寶寶的皮膚充水。所以,一定要給寶寶洗澡。但要注意:
1.水溫不要超過40攝氏度,水溫推薦在37攝氏度以下,好在30攝氏度左右。在孩子不著涼的前提下,推薦水溫盡量低些,因為水溫低時,孩子癢能緩解。
2.洗澡可以提供保濕功能,但也不要太過,就是時間不要太長,5-10分鐘就行,不要超過20分鐘。
3.洗澡的時候,不要使用肥皂,肥皂對兒童皮膚的損傷較大并加重濕疹。沐浴露可以使用,建議中性或偏酸性,但是皮膚損傷的地方不要使用,以防浴液成分通過皮損進入體內,導致過敏、濕疹加重。
怎么使用保濕劑(Moisturizers)
選擇原則:
●選擇軟膏(ointment)或者乳膏/霜(cream),不要選擇洗劑(lotion);
●不含香精的;
●防腐劑和添加劑少的;
●大品牌的;
●給孩子試用后沒問題的。
保濕劑推薦大量使用,用量不足的話達不到給皮膚保濕的效果,按照自己寶寶的情況來使用,確保孩子的皮膚一直處于水潤的狀態。
如何使用糖皮質激素
激素是中度以上濕疹的一線用藥。輕度的,僅僅是皮膚有些干燥表現的,無需使用激素,僅保濕就行。中重度的,需要使用激素軟膏。對急慢性濕疹都有治療作用,并且有研究表明,不僅能減少瘙癢,還能降低皮膚金葡菌的定植。按照醫囑,規范使用激素軟膏不會出現副作用。
節選自:《濕疹(終結版)讓你知道到底怎么處理!》
兒科醫師專業資料庫 作者:孔令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