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常見的問題:惡露、腰背痛…哪些你中招了?
2020-07-20
臨近苦夏,對于即將生產或已經分娩的麻麻們,一定是不小的考驗。
除了高溫酷暑,產后麻麻還需要面對因為分娩產生的生理問題。
近期,美中宜和的產后媽媽們,也遇到了各式各樣的產后問題,小美統統幫大家解答!

產后惡露多久才可以完全消失?
小美:在42天產后檢查的時候,還是有不少人會有血性的惡露,這很正常。
這個時段有惡露正常,沒有惡露也正常,如果惡露的量不多的話,通常不必擔心,也沒有必要做超聲檢查。
如果是分娩時有胎盤或胎膜殘留可能的話,出院時醫生通常會告知你在這個時候要做一次超聲檢查。
如果是產后2-3個月還是血性惡露不凈,就需要來找醫生再次檢查,這個時候通常需要做超聲檢查看是否有胎膜、胎盤殘留,如果是剖宮產的話,需要看子宮下段切口的愈合情況。
產后腰痛是不是分娩時上無痛分娩打麻醉引起的?
小美:一般來說,在硬膜外導管去除后,一些患者的穿刺點處會有一些局部鈍痛,與一般的靜脈針注射后疼痛程度相當,隨著組織的修復此疼痛會很快消失。
而產后持續數月,甚數年的腰痛,往往與無痛分娩無關。
據2012年英國學者收集的世界范圍內有關產后腰痛原因的調查結果顯示產后腰痛與無痛分娩沒有相關性。
產后腰酸背痛是怎么引起的呢?
小美:1、生理變化引起
產后,寶媽的內分泌系統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尤其是骨盆韌帶以及腹部肌肉,在產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松弛軟弱,子宮也不能短時間內馬上復位,同時,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惡露排出不暢,盆腔內有積液,就會導致腰痛問題的發生。
2、 過度勞累
很多寶媽在生產完之后,都是親力親為的照顧寶寶,這樣一來就難免會讓自己過度勞累,尤其是在產后42天之內,身體正處于恢復期,如果自己逞強,一定要自己照顧寶寶,腰酸背痛的情況容易發生。
另外,哺乳姿勢不當(如側身、彎腰等姿勢) 加上坐月子時營養過剩變胖等也有可能會引起腰痛。
所以,在產后42天的月子期間,新手媽媽找到合適的月子中心或者月嫂幫助照顧寶寶和媽媽是很有必要的。
產后多久可以恢復性生活,會不會有影響?
小美:一般來說,恢復性生活的佳時機是產后6-8周。
因為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會有明顯的體質變化,這些狀態通常會在產后6周逐漸復原。
例如子宮在未懷孕時約重100公克,到了足月可以重到1200公克,而小寶寶出生后,子宮也還有1000公克重。
子宮須等到約1個月后才能回到常態,在此之前,如果太過用力,會引起不適。
同房之前好產后復查,確認沒有惡露。
評估盆底肌情況,因為盆底肌的好壞可能會影響性生活的和諧情況。
產后為什么排尿不暢、排尿困難?
小美:一般來說,媽媽在順產后4~6小時內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如果在分娩6~8小時后甚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地將尿液排出,并且膀胱還有飽漲的感覺,那么,你就可能已經患上尿潴留了。
產程過長,膀胱受胎兒先露部的長期壓迫二充血、水腫,甚粘膜下出血,影響膀胱肌肉的收縮,使膀胱功能失調而發生排尿困難。
產后腹壁松弛,盆腔空間增大,膀胱的容量也隨之增大,是膀胱對內壓不敏感,優勢膀胱很大,但無尿意。
產后尿失禁該怎么辦?
小美:正常情況下,當我們在大笑、打噴嚏、咳嗽或者彎腰時,腹腔內的壓力會增加,當壓力傳遞到膀胱時,膀胱內儲存的尿液會受到向外擠的壓力,此時,骨盆底的肌肉群會適時地收縮,扮演“剎車”的角色,以免尿液外漏。
然而,有些產后媽媽在生產過程中,可能因為胎兒經過產道時,造成骨盆底的肌肉群拉傷或支配肌肉的神經受傷,導致提肛肌、骨盆肌松弛及萎縮,無法正常發揮功能,所以一旦打噴嚏或大笑時,就會有漏尿的情況,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產后尿失禁”。
很多產后患上尿失禁的新媽媽,因為礙于面子,遲遲未能就診,使用衛生護墊或保護性內褲來緩解尿失禁帶來的尷尬。
雖然此種方法能夠暫時解決尿失禁的尷尬,但是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新手媽媽一定要盡早就醫,及早擺脫尿失禁的煩惱。
產后為什么會堵奶、漲奶?
小美:漲奶的時間要看你的乳房乳腺管是不是很暢通。
一般情況下,新媽媽在產后分娩48~72小時,在體內泌乳素的作用下,孕期已發育的乳腺腺泡開始泌乳,泌乳開始時,乳房血管充血,淋巴管擴張淤積,乳房逐漸膨脹,如果乳房腺管通暢,媽媽們及時寶寶哺乳后,乳房就會減輕漲奶感覺,減少媽媽們因為漲奶而導致的痛苦。
但,如果乳房腺管不通暢,媽媽們沒有提前采取措施,也沒有及時給寶寶哺乳,漲奶時間就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