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艾滋、呵護母嬰、重視孕前檢查
2016-01-21
今天是第22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主題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諾”。強調“權益、責任、落實”隨著艾滋病防治宣傳的普及和全世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近年來,“遏制艾滋、呵護母嬰、消除歧視”成為關愛的重點。
走近艾滋病
艾滋病就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被一種叫做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病毒所破壞,因此身體喪失了抵抗力,不能與那些對生命威脅的病菌戰(zhàn)斗,從而使人體發(fā)生多種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腫瘤,后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種嚴重的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愈藥物。”
艾滋病的母嬰傳播
艾滋病的傳播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通過血液、二是通過性、三是通過母嬰垂直傳播,在母嬰垂直傳播方面,是指一個帶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婦在懷孕的過程中,或者在產后,通過母乳喂養(yǎng)等等這些方式,把病毒傳遞給親生兒。
聯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2009年11月24日公布的《2009年艾滋病流行報告》和《2010年艾滋病防治前景展望》顯示,2008年全球大約有43萬新生兒感染艾滋病病毒,嚴峻的現實讓阻斷母嬰傳播成為減少兒童發(fā)生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在艾滋病的多種傳播途徑中,母嬰傳播是容易阻斷的,之所以被忽視,也是由于人們對于孕前檢查的重視程度不夠,而對于檢查結果是HIV陽性而堅持要孩子的母親來講,及時進行母嬰傳播的阻斷,感染率可降到2%以下,有效的阻斷方式是:產前服藥、剖宮產和產后杜絕母乳喂養(yǎng)改用人工喂養(yǎng)。在宮內、分娩和母乳喂養(yǎng),這三個傳播渠道中,通過分娩傳播病毒的概率大,占70%-80%。
優(yōu)生從孕前開始
盡管采取母嬰阻斷的措施會降低嬰兒感染艾滋病的機率,但并不能100%保證。為此,專家呼吁,女性在準備懷孕前一定要做相關的孕前檢查(懷孕檢查和備孕檢查),以避免不良的后果,孕前檢查是優(yōu)生優(yōu)育的關鍵步驟,不僅僅是檢測是否感染艾滋的手段,還是避免新生兒畸形及各種遺傳疾病、保證人口出生質量的重要前提。
孕檢的檢查項目:
一、查血常規(guī)(血型):及早發(fā)現貧血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因為如果母親貧血,不僅會出現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等并發(fā)癥,還會殃及寶寶,給寶寶帶來一系列影響,例如易感染、抵抗力下降、生長發(fā)育落后等。
二、各型肝炎、肝臟損傷診斷:如果母親是病毒性肝炎患者,沒有及時發(fā)現,懷孕后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早產,甚新生兒死亡。肝炎病毒還可垂直傳播給孩子。
三、TORCH檢查: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弓形蟲病毒、單純皰疹病毒。雖然孕婦感染大多無典型癥狀,但胎兒感染后常可發(fā)生嚴重后遺癥。孕前進行這幾種病原體的檢查,確認自己的免疫狀態(tài)。
四、查艾滋病病毒(aids):艾滋病病毒傳播途徑主要為性傳播,孕婦感染aids病毒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或分娩時經產道出生后經母乳感染新生兒。
五、梅毒血清學檢查:梅毒是僅次于艾滋病對人體傷害大的性病。它潛移默化,“蠶食”機體,危害健康,它可以傳染給配偶,造成子代流產、早產、死胎、新生兒先天性梅毒等。但是,這種疾病只要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六、尿常規(guī)檢查:有助于腎臟疾患早期的診斷。十個月的孕期對于母親的腎臟系統(tǒng)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身體的代謝增加,會使腎臟的負擔加重。如果腎臟存在疾患,后果會非常嚴重。
七、染色體檢測:及早發(fā)現克氏征、特納氏綜合征等遺傳疾病、不育癥。
八、查abo溶血:夫婦雙方查血型以避免嬰兒發(fā)生溶血癥、流產、死胎、畸形等病變。
九、胸部透視、攝片:先是結核病等肺部疾病診斷,患有結核的女性懷孕后,會使治療用藥受到限制,使治療受到影響。而且,活動性的結核常會因為產后的勞累而加重病情,并有傳染給孩子的危險。
十、神經管畸形篩查:我國是神經管畸形高發(fā)國,發(fā)病率為美國的10倍。如果在孕前三個月孕后三個月,口服斯利安片(一種小劑量的葉酸片)可以降低70%以上的神經管畸形的發(fā)生。通過在孕14~20周抽血進行“唐氏篩查”,可以減少60%~70%的先天愚型兒的出生。
十一、超聲心動檢查:檢查心臟功能,如不正常會造成血運障礙,引起胎盤血管異常,導致流產、早產及產婦的身體和生命都會受到威脅。
十二、乳腺檢查:了解有無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等乳腺疾患。做到及早治療,為哺乳期做好準備。
本文來源于:杭州產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