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B超發現胎兒腎積水,怎么辦?
2020-05-12
現在很多爸爸媽媽都很關注孩子的健康,會定期進行產檢。每當有媽媽在產檢中發現胎兒有腎積水癥狀時,一下子就慌了,不知道寶寶該留還是不留?
如果待寶寶出生,腎積水該怎樣處理?能不能治好?需不需要手術?本期小美特別邀請杭州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徐珊主任醫師為大家答疑解惑。
胎兒腎積水孩子還能要嗎?
產檢發現胎兒腎積水,一定要咨詢小兒泌尿外科醫生。如果B超顯示積水程度重、范圍寬,或輸尿管積水擴張嚴重、合并畸形等,建議準媽媽做磁共振檢查。

如果積水程度非常重,雙側都有問題,腎臟實質看起來已經很差了,建議準媽媽終止妊娠。
一般來說,胎兒腎積水并不是不可挽救的,有數據顯示:95%以上的腎積水胎兒出生后是可以自愈或治愈的。
在孩子沒出生的這段時間,準媽媽需規律產檢,定期做B超監測腎積水的程度。
胎兒腎積水,出生后如何進一步確診?
一般情況下,對一個產前診斷腎積水的嬰兒進行產后評估時,直接從體檢和產后超聲開始。
體檢可以了解孩子的生命體征、一般狀況和總體情況。產后超聲應在出生少兩天后進行。這是因為產后的相對脫水狀態和生理性少尿,可能導致假陰性結果。
如果超聲提示有明確的腎積水表現,應當酌情采取其他檢查手段,以明確積水的可能原因。
小兒腎積水一定要手術治療嗎?
一般來說,產檢時發現孩子腎積水,醫生會建議在孩子生后一周之內做B超檢查,和產檢時的B超結果做對比。如果發現此時的腎盂比后一次產檢時明顯增大,就要定期復查B超。
通過B超、核磁檢查,明確發現腎盂和輸尿管連接處存在梗阻,并且隨著年齡增大,腎積水逐步加重的,可以考慮手術。腎圖結果顯示患側腎功能低于40%,就要考慮手術;孩子有嘔吐、腹痛、血尿以及腎積水合并感染癥狀,也可以考慮手術。
大部分胎兒是生理性腎積水,腎盂前后徑寬超過正常值,但腎功能未受損,可暫不需要手術,待自行緩解。
小兒腎積水的手術方式有哪些?
小兒腎積水手術是通過建立沒有梗阻的腎盂引流,達到保留腎功能的目的。
對此有兩種技術方案:一是轉移瓣技術,利用腎盂組織來擴大狹窄的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第二種是離斷式腎盂整形術,是目前普遍應用的技術,術中完全切除狹窄(功能異常)段,修剪腎盂(如果有必要的話),將腎盂和輸尿管在相對應的位置進行重新吻合。
普通上尿道梗阻導致的腎積水,手術效果非常好。若以解除梗阻、保住腎功能為治療目的,我們可以達到98%以上治愈。
如今腎積水手術方式也多了。從初的開放手術,發展到了腹腔鏡手術。
但終的手術方式還應該考慮患者的身體其他系統功能狀態、積水的嚴重程度和施手術者對該術式的熟練程度,酌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