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曉得接種HPV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其實,這是對宮頸癌的一級預防,對于還未有性生活的年輕女性為有效,而對于已有性生活的女性來講,另一道有效的防線就是宮頸防癌篩查,即TCT+hpv,她會更有效、直接地告訴你目前的宮頸狀態,一旦篩查結果為異常,不要驚慌,婦科醫生會建議您做陰道鏡檢查來進一步確診,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個婦科醫生的“火眼金睛”——陰道鏡。
什么是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被譽為婦科醫生的“火眼金睛”。陰道鏡好比特大倍數的“放大鏡”,架在離宮頸口20cm左右的地方,旁邊連有一個電腦屏幕,它的放大倍數可達10~60倍。從而發現肉眼看不到的細小病灶,必要時在可疑部位進行定位活檢,可以獲得明確的病理學診斷。
哪些女性需要做陰道鏡檢查
HPV高危型陽性,尤其是HPV 16,18型陽性;
TCT結果為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細胞(簡稱ASCUS);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LSIL); 鱗狀上皮內高度病變(HSIL);不典型鱗狀細胞傾向上皮內高度病變(ASC-H );鱗狀細胞癌(SCC)或腺癌;
婦科檢查懷疑宮頸病變者;
可疑的外陰、陰道癌前病變,陰道腺病及陰道惡性腫瘤者;
宮頸、陰道及外陰病變治療以后的復查和評估等。
這些情況要加做宮頸管搔刮(ECC):
●陰道鏡檢查不滿意(宮頸重度炎癥/重度萎縮/看不見宮頸);
●HPV18陽性,可疑宮頸管病變者;
●TCT結果提示不典型腺細胞(AGC)。
PS:ECC是醫生使用一種類似于小刮勺的醫療器械在宮頸管里搔刮一圈以取到宮頸的內膜和細胞,然后送病理,以排除宮頸管內病變的操作。必要時行超聲、宮腔鏡、刮宮來進一步明確診斷。
陰道鏡檢查前要做什么準備?
●在檢查前1周要停止陰道沖洗及陰道上藥,禁止性生活;
●完善術前檢查:查白帶常規+細菌性陰道病,確保沒有陰道炎;抽血查傳染病4項、血常規及凝血功能;如果選擇靜脈麻醉需空腹抽血查肝腎功能、心電圖、尿常規等;
●檢查的時間好選擇在月經干凈后的3-7天內,或距離下次月經10天以上;
●如果選擇無痛陰道鏡,靜脈麻醉前需要禁食禁水6-8小時,有家屬陪同前往。
陰道鏡檢查后有問題,怎么辦?
根據宮頸病變的不同情況和程度有不同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激光治療、電熨治療、宮頸錐切術(冷刀或者LEEP)治療方法。以上治療方法,美中宜和都已成熟開展。
這些情況下需要做宮頸錐切:
活檢病理提示宮頸低級別病變(CIN1):表明病變程度不太嚴重,可以隨訪觀察。也可行藥物治療或物理治療,比如宮頸電熨治療、激光治療等。如CIN1持續2年以上,需要行LEEP(宮頸環形電切);這些治療項目美中宜和萬柳院區都已開展。
活檢病理提示宮頸高級別病變(CIN2或者CIN3)是癌前病變。需要進一步做宮頸錐切。
總之,TCT+HPV只是篩查有無宮頸病變,只有陰道鏡活檢或者宮頸錐切后的組織病理學才能對宮頸病變做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