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貧血實際上是血紅蛋白過低,而血紅蛋白負責將血液中的氧輸送到人體組織中。寶寶剛出生時,體內有足夠量的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2-3個月后,這些血紅細胞開始耗盡,嬰兒開始產生更多自身的血紅細胞。
如果寶寶缺鐵,就不能制造足夠的血紅細胞,從而出現缺鐵性貧血。
寶寶為什么會缺鐵?
處于快速發育期的寶寶,對鐵的需求量很高。足月出生的寶寶,6個月后對鐵的需求量要大于母乳能夠提供的量;而早產寶寶對鐵的需求量更高,母乳往往補充不足。
有些寶寶有慢性腸道出血,使身體損失的血紅細胞多于身體制造的血紅細胞;
還有就是遺傳缺陷的因素,使寶寶身體血紅細胞破裂的速度高于身體能夠繁殖的速度。

寶寶出現缺鐵性貧血會有什么表現?
如果血紅蛋白不足,寶寶出現缺鐵性貧血,生理和心理發育均會受到影響:
皮膚呈灰色,尤其是臉和耳垂;
主要器官缺氧,將導致心跳過快、呼吸急促、乏力、易疲倦、精神不振、嗜睡等;
影響大腦里的神經化學物質,認知、記憶及思維能力下降;
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0-6歲兒童分月齡的貧血標準:
<1月,血紅蛋白<145g/L;
1月-4月,血紅蛋白<90g/L;
4月-6月,血紅蛋白<100g/L;
6月-6歲,血紅蛋白<110g/L 。
寶寶出現缺鐵性貧血怎么辦?
要的就是給寶寶補鐵
對于大多數寶寶來說,6個月以后基本就會逐漸開始吃輔食了,如果是輕度貧血,那么此時就可以通過高鐵輔食來給寶寶補鐵。
在日常膳食中,建議多食用以下可提高鐵吸收的食物,比如:
肉類 :紅肉、動物肝臟、瘦肉
水果類 :橙子、橘子、葡萄柚、菠蘿、草莓、哈密瓜、獼猴桃、覆盆子
蔬菜類 :燈籠椒、西蘭花、甘藍、土豆、菜花、綠葉菜
此外,高鐵食物和富含維c的食物一起吃可以吸收到雙倍的鐵。
補充鐵劑
如果寶寶貧血比較嚴重,除了增加膳食中的鐵以外,醫生可能還會開一些每天服用的補鐵劑。等到血紅蛋白水平恢復正常后通常還需要再吃一兩個月,以恢復寶寶體內的鐵儲存。
推遲給嬰兒喝牛奶或讓幼兒少喝牛奶
寶寶如果大便帶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食物過敏引起的腸道刺激。而常見的肇事者之一就是牛奶,因為出血發生在更深層的腸道里,所以便便的顏色通常是暗紅色甚黑色的血跡。
美國兒科學會營養委員會建議,家長好在寶寶一歲以后再開始將牛奶作為主要的營養來源。對于過敏的寶寶來講,酸奶對腸道的刺激較小,9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可以將酸奶作為主要的乳制品營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