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通輯令”—早孕媽媽需謹惕宮外孕
2020-03-05
對于大多數的媽媽來講,懷孕是一個快樂而美好的過程,但并不是每個新生命的到來都是潤物細無聲的,宮外孕就像是孕育之路上的定時炸彈,雖然它的發生機率并不高,但一旦發生,就會欣起驚濤駭浪,對孕媽媽的生命造成威脅。我們必須對它付以的關注,對于早孕媽媽來講,更要警惕宮外孕的風險,只有排除了隱患,才能阻止風暴的到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宮外孕。

什么是宮外孕?
宮外孕在醫學上的名稱是異位妊娠,正常情況下,受精卵是在母體的輸卵管內完成受精,然后隨著輸卵管內纖毛的擺動,將受精卵傳輸到子宮腔內,在子宮內安家落戶,才會繼續發育下去。而這個過程一旦受到了影響,比如受精卵無法被轉運到子宮內,或者是在非輸卵管的地方受孕,那么就有可能出現異常部位的懷孕,即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
宮外孕為常見的的部位是輸卵管, 約占90%以上,其它比較少見的部位還有腹腔、卵巢、宮頸,宮角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部位,另外隨著二胎媽媽的增多,也有發生在剖宮產瘢痕處的位置。
誰容易得宮外孕?
如前所述,發生在輸卵管部位的宮外孕是常見的,由于輸卵管的炎癥造成輸卵管走形的迂曲、變形、或局部的粘連,就有可能導致受精卵無法正常被輸卵管運送到子宮腔內,就在輸卵管局部位置著床。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得了盆腔炎,因為感染,導致了輸卵管內負責轉運的纖毛的功能受到了破壞,受精卵就無法被轉運到子宮內,因此就在輸卵管內種植下來導致宮外孕。但是,也有很多患者出現宮外孕,可能之前沒有任何的疾病病史,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會成為宮外孕的患者。
宮外孕有什么表現?
在臨床上,通常宮外孕的女性會出現“腹痛、陰道出血”的癥狀,從化驗結果上看,血hcg增長緩慢或沒有明顯翻倍,孕酮值低,這些都提示有宮外孕的可能性。
醫生需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來進行診斷,終需要通過B超檢查來確診妊娠囊著床在宮(腔)內還是宮(腔)外,如果真是溜到了宮外,就要下發緊急“通緝令”了,要定位到ta的確切位置,讓ta無處可躲。
宮外孕會有危險嗎?
之所以下發如此緊急的通緝令,就是因為有些宮外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輸卵管是無法承受日漸長大的胚胎的,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可能會導致輸卵管的增粗,繼續生長,可能會流產或者嚴重一點會導致輸卵管的破裂, 導致內出血。因此,宮外孕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也是婦科急癥中有可能導致生命危險的一種疾病。
所以,孕早期如果出現腹痛、陰道出血要及時就診,即使沒有出現這些癥狀,也建議準媽媽做一個b超檢查以排除宮外孕的可能。
宮外孕要怎么治療?
治療方案要因人而異,大體上可以分為保守性觀察,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幾種。
保守性治療就是等待,在生命體征平穩,包塊不太大,而且hCG持續下降的情況下,是可以選擇保守觀察的。但是如果隨診不方便,保守就不合適。
藥物治療就是用藥物殺死懷孕部位的胚胎和絨毛,選擇用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的標準,必須包塊不太大,hCG不太高,生命體征平穩,對藥物也不能有過敏的情況。
保守和藥物治療不合適的,都是可以適用于手術治療,手術目前一般都是可以 通過腹腔鏡微創進行,不僅有診斷的作用,而且可以治療。手術中可以根據生育 的情況選擇保守性的輸卵管開窗或者妊娠病灶清除,或者是做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因為有兩側,即使切除了一側輸卵管仍然是有可能以后懷孕的。
無論是哪種治療方法,都要進行隨診,藥物治療或者是手術治療了以后,都需要進行每周hCG的監測。有的時候即使是進行了手術以后,有些體內遺留的絨毛在身體里面再植,造成手術以后的再次出血,因此必須要隨訪到hCG下降到 5miu/ml以下,才能放心。
宮外孕手術后多久可以備孕?
這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手術程度以及術后恢復狀況,如果恢復狀況良好,沒有貧血的發生,身體耐受情況比較好,一般術后3-6個月即可以考慮備孕了。
宮外孕有什么預防方法?
健康的女性,注意性生活的健康,做好避孕工作,減少外來感染的機會,減少盆腔炎的發生,相對來說就會減少宮外孕的可能。
對于已經發生過宮外孕的患者,目前沒有預防再次宮外孕的方法,因為宮外孕往往是和盆腔的炎癥有關,這些人群發生不育的比例相對來說也就比較高,這和宮外孕的治療無關,和本身的基本病相關。 所以,如果有急慢性盆腔炎要及時治療,治愈后再考慮備孕。